摊销是什么意思?累计摊销属于什么科目?
导语:摊销是什么意思?累计摊销属于什么科目?在会计中对于固定资产计算其折旧时是使用累计折旧科目进行登记核算,对于无形资产来说,计提摊销、折旧时使用什么科目呢?下面牛算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摊销是什么意思、累计摊销属于什么科目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摊销:
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
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大型软件、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和开办费,它们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为公司业务和收入做出贡献,所以其购置成本也要分摊到各年才合理。
摊销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与折旧一样,可以选择直线法和加速法来摊销无形资产。从金额上看,一般情况下,摊销的费用相对于折旧费用要小很多,也就是说,大多数公司固定资产要远远大于无形资产,因此摊销和折旧一般会放在一起披露而不加区分。
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是用于摊销无形资产的,其余额一般在贷方,贷方登记已计提的累计摊销。类似固定资产中的累计折旧科目。累计摊销科目为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列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内,作为无形资产的减项。累计摊销只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登记方向与无形资产登记方向相反。
累计摊销是反映了企业在使用无形资产过程中,对其价值的分期收回行为及收回额,其计提摊销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在使用或受益期间内直线平均法。
以上就是牛算盘小编有关摊销是什么意思?累计摊销属于什么科目?给出的解答,希望对大家了解累计摊销相关知识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财税知识的,敬请关注牛算盘财务软件吧。